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国家战略。5月18日,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以下简称: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老年医学和精神医学特色班建设方案论证会在理二401召开。论证会邀请了浙江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原党委书记张新跃,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张勤,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唐劲松和浙江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陈旭娇出席。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大勇,临床医学系副主任朱锋,教学办主任陈海芸,骨干教师张薇和高延盼参加了此次会议。
张大勇简要介绍了浙大城市学院和医学院的历史情况,并指出“老年医学”和“精神医学”特色班的设立体现了医学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响应杭州市解决“一老”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医学院特色化办学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开办两个特色班将为临床医学学生就业选择做加法,为同学们未来职业选择提供更清晰的发展方向。
与会专家听取了朱锋关于“老年医学”和“精神医学”特色班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的汇报,并针对核心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开展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增高和生活节奏加快,“老年医学”和“精神医学”特色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此次开办的两个特色班既是医学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顺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也体现了浙大城市学院“特色鲜明、质量优秀、充满活力”的办学特点,并对特色班的开办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张勤提出老年医学人才需求大,属于紧缺型人才,专业的训练有利于临床工作开展。她指出应该让学生们尽早了解“老年医学”的内涵,并在教学中注重体现老年医学的特色。陈旭娇提出应注重老年医学科技能训练,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唐劲松非常赞同医学院“精神医学”特色班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课程设置形式,他提出应相应增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司法精神病学等内容。
最后,张新跃肯定和鼓励了两个特色班的设立,作为浙大城市学院第一批领导班子成员,他希望医学院能够利用自己的特色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出路,创办紧密对接国家社会需求、对准社会就业出口的特色学科。
图文:高延盼
审核:张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