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在这个以青年命名的特殊节日里,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迎来了第二批返校的学子。
百花盛开,草木芬芳。井然有序的人流让沉寂许久的校园增添了许多的活力。这里,有一抹红色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医学院的青年师生志愿者们。60后,70后,80后,90后的志愿者们,不管是否还顶着青年的名号,在这特殊的节日,他们以青春之名,传递着温暖,以烈日下的汗水,让每一位医学学子暖心回家。
青年代表们感言:
虽已不再年轻,心却仍是青年!
——60后教师志愿者 宣贵达
站在青春队尾的70后,暖心助力00后!
——70后教师志愿者 韩海英
经过此次志愿者活动,感觉身上的红衣服更加鲜艳了。
——80后教师志愿者 李杰
刚毕业的我,也是一名90后,在学生面前,我觉得我更像是他们的哥哥一样,能帮他们搬运行李,心里也非常开心。可能是因为长相显得年轻,偶尔还被学生误认为是大一大二的小学弟。虽然今天天气非常炎热,浑身汗水浸透,但是搬运行李途中的欢声笑语,驱散了体力上的劳累。这是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以党员的身份服务于人,与学生时代相比,我更加体会到了一个党员的义务和责任,也对党员的身份有了更多的认识。
——90后教师志愿者 刘德明
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的志愿者经历,但这次感觉特别有一种使命感——肩负疫情防控使命感。我作为第二批返校引导人员,可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去为学校有序开学返校工作提供服务,我感到非常自豪。当我看见返校同学们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冲散了阳光的灼烈,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90后学生志愿者 蓝鹏琳
返校日记:
5月4日 星期一 天晴
返校途中心情还是挺忐忑的,自己带东西虽然已经精简过了但还是挺多的,怕拿不动也拿不下。从校门口到报道点一直有工作人员在有条不紊的引导着,恍然有种自己是新生开学第一天的错觉。东西一趟是搬不走了,很感动的是曹老师亲自推着推车帮我运行李,太阳很晒,汗流浃背,老师一直帮忙把行李从南校区运到了北校区宿舍楼,太不容易了。还有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份“医路抗疫”暖心包,里面有口罩、酒精湿巾纸还有古琳娜洗手液,拿到手上真的很暖很贴心。感谢学校,也感谢精心准备这些的老师们!
——返校学生 护理学专业1701班 胡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