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篇的新冠疫情是一次大考,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智慧和效率。我国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为世界树立“中国模式”。在这场“战疫”的斗争中,无数的医护工作者冲上前线,浴血奋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作为培养未来白衣战士的摇篮,医学院在疫情中尤其注重的是学生的职业情怀培养。护理系已有在十余位校友奔赴湖北一线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战疫”中,呼吸治疗师这个职业称呼也从陌生到被人们敬仰,医学院也即将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共同开展“呼吸治疗师”培养。2020年3月25日,护理系邀请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重症医疗队队员,身处武汉“战疫”一线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师徐培峰老师,为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017级护理专业同学们直播呼吸治疗课程。来自湖北荆门的精彩直播让同学们表示终生难忘,被誉为最美课程。
课堂截图
拥有10余年呼吸治疗师经验的徐老师以此次疫情为切入点,通过“实例+理论”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述了呼吸支持技术在重症患者中应用,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救治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课程伊始,徐老师介绍了其所在医疗队援助的情况,医疗队在抵达荆门后第一时间将普通病房零基础改建成完全符合符合院感要求的ICU病房,全力救治新冠疫情危重症患者。
医疗队将普通病房改造成ICU病房
新冠疫情迄今并无特效药救治,患者病情好转直至痊愈依靠的就是自身免疫系统、辅助性用药以及呼吸支持。呼吸支持技术可分为4个部分:基础氧疗、无创通气、有创通气、体外膜肺;高深难懂的专业知识经过徐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一转换,变得通俗易懂,也更能被同学们所理解——呼吸机给患者送气的四个过程被徐老师形象地用“把大象塞进冰箱的步骤”进行类比、用“富豪”和“穷小子”的比喻来告诉大家吸氧并不是越多越好,高于94%-96%SaO2的氧并不会增加益处,反而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呼吸机送气过程讲述
没有“花絮”的课堂就会稍显沉闷,课程最后,徐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荆门的生活剪影。每天6-7个小时都需要穿着的防护服、满是雾气的防护镜、难以行走的湿滑地面等困难都没有阻挡援荆医疗队的脚步,他们时刻陪伴在患者身旁监测患者病情、根据患者变化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960个小时的努力,3月24日上午荆门市首个新冠疫情ICU完成救治使命,顺利“休舱”。邵逸夫援荆医疗队最终圆满完成重任,啃下了“硬骨头”,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疫情狙击战!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无数“最美逆行者”向全国、向世界展现自己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体现其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不辱使命的精神和风采。“护理的意义,关乎生命关乎爱。”身为护理学专业的在校生,我们更应该向各位“逆行者”学习,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以期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医疗队顺利“休舱”
徐培峰老师介绍: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组长;浙江省呼吸治疗联盟常委、秘书;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呼吸治疗学组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委员;2015年美国呼吸治疗协会International Fellow;2014年美国罗马琳达大学进修呼吸治疗、国际访问学者;参编(译)论著共8部,其中副主编4部;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多篇
徐培峰老师简介
文:护理系郭芝廷傅雨佳
图:来自徐培峰老师授课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