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40年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历史性变革,聚焦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逐步迈向普及化阶段的内涵式创新发展道路,同时结合城市学院建院20周年的契机,医学院党委于4月18日下午组织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围绕“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一主题,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在学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共同谋划如何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抢抓机遇,继往开来。分院领导班子、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以及部分骨干教师代表参加学习会。城市学院常务副院长斯荣喜莅临指导,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华淑芳主持。
首先由分院党委副书记华淑芳导读《浙江改革开放40年口述历史》中,时任城市学院党委书记邹晓东关于“浙大的40周年,改革的40周年”中“模式创新 建独立院校服务浙江发展”章节,与在座人员一起跟随晓东书记的口述材料,回忆城市学院创办的时代背景,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创业初期的艰辛岁月。城院人勇于创新、勇于变革的奋斗历程,使大家为之振奋与骄傲。前辈们的艰苦奋斗很好的诠释了“城院精神”,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认清责任与担当,继承光荣传统,勇于开拓创新。
接着与会人员围绕主题,结合学院20周年院庆的契机,继往开来,谈如何在学院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积极投身学院建设,为分院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学工办主任,城院的第一届学生赵君波老师回忆自己从学生到校友到学校建设参与者的历程,城院见证了她的成长,她更见证了城院的成长与强大,未来她将一如既往的为学院发展做贡献。药学系教授、城院的第一批老师傅旭春回忆城院建院20多年来他的感受与体会,在转公的关键时期,大家要更加直面问题,更好地担当责任,抢抓机遇更要接受挑战。教师支部书记张大勇老师通过他读博士的经历,回忆城院对于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师生以及同事之间和谐的关系,表明在学院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最活跃最可依赖的因素就是人的成长成才。美国留学归国人员、特聘研究员刘华清老师谈到城院求职的真实感受,从归国前的不确定性的心路历程到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城院的氛围,分院的文化,真的感觉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也会会更好地发挥所长。分院副院长曾玲晖老师回忆医学院药理学科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的建设历程,受学院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鼓舞,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学科带头人,更要找准定位,确立目标,力争新突破。分院院长戴宁老师表示,虽然刚刚到任医学院,通过大家的回忆,深刻的感受到城院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更体会到城院发展的顺势而为,现场听到那么多城院故事、医学院故事,真的非常感动,今后一定会更好地带领医学院师生撸起袖子加油干。
最后斯荣喜常务副院长指出,回顾历史、总结展望是为了进一步提振信心,抢抓机遇。改革开放给城院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生源质量大幅度提升,为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明确提出发展是增强凝聚力最好的抓手,大家要把建设“百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作为各项工作的引领,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变轨超车的格局,要在客观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找准医学院的办学金指标和优势观测点,要更好地把创新的意识和元素嵌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办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创新,要紧密依托浙江大学的优质资源,把医学院的强项做的更强,要加大力度发挥榜样的力量,树立典型,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更好地形成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对学院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医学人将直面新挑战,更好的比对标杆寻求差距,付诸行动,勇往直前,与学院携手共进。
图:陈丽丽
文:赵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