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明,现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护理系主任、教授。从事护理工作38年的她,早在90年代中期引进美国临床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管理等多项项目,走遍全国20多个省市讲学,在全国护理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成为中国护理改革的先行者。同时深受学生的喜爱,先后获得院级“先进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以及“诲人不倦最美医学人”等荣誉称号。
护士与教师,一个白衣素雅,行无所息;一个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她是曾经奔走于一线工作,为患者带去健康和舒适的白衣女神,也是如今致力于教书育人,桃李满园的城院护理学科带头人。30余载护理人,她便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护理学院包家明老师。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2004年包家明老师受邀调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帮助护理专业建设,承担系主任一职。谈及当年,包老师说到:“当时办学条件十分艰难,没有一位专业教师、没有专业实验室、没有实习医院,面对如此现状,我放弃了历经10年与美国专家共同开发的学术研究,抱着对城院护理专业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城院护理专业建设工作。”
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包老师独创了一套中西结合的专业系管理模式,并建立一支稳定及高水平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建立8个专业实验室及护理研究室,拥有7所浙江省顶级医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浙江省护理高校中首先开展学生出境交流项目,实现浙江省内首例连续5年获得教育部护理学生境外交流项目的目标,连续十届毕业生以83%以上的录用率被浙一、浙二、邵逸夫等三甲医院录用,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
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2017年资料显示,全省护理院校职业发展状况五项主要指标中,护理学院有3项高于全省同专业平均值,因而被学院列为优势专业,并在人才培养质量10项指标中排位全院第1。
学生至上,寓教于情
护理专业教师人数是全院32个专业最少的2个专业之一,却能有此成绩,归结于护理学院所建立 “学生至上”的文化。包老师对护理学院教师及学生的培育提出两个字: “严”与“情”。严:教师要有良好的教风,教学上必须认真、严谨、高标准,一切为了学生成长;学生要有良好的学风,学习上必须努力、自律、高定位,毕业后能谋取高端医院就业。情:教师爱学生如亲人,乐于奉献;学生爱校如家,感恩学校的培养。
包老师常说“学生就是我的上帝,他们的快乐成长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采访同学时了解到,包老师有着不少让人感动的时刻。一位护理学生被感动的说:“那时我才大二,对于就业没有太多了解,当包老师问起我未来的打算时,我很迷茫。但她会为我分析适合我职业的发展道路,给我指引方向,当时我只是觉得包老师对学生很关心,直到前几日她又问起我的情况,如今我大三了,距离上一次谈到这个问题已经将近一年,连我自己都不以为然的一件小事她却记得很清楚,让我十分感动。”
在众多护理学生的心里,包老师就像是一位亲切的朋友,她给学生的关怀很贴心,作为护理学院的副院长,事无巨细。她会对学生关怀备至,大致人生方向、课程指导,小至住宿条件、空调洗衣,她都会一一过问,尽最大努力为学生争取机会。即便听到学生的抱怨,她也常常选择听取抱怨并悉心排解。从事护理教育工作以来,她一直如此关心学生:一位毕业已久的学生在当时毕业应聘时连续受到3个省级医院的淘汰,正垂头丧气之时,包老师为她分析失败的原因,使其重建信心,最终还积极帮助她找到适合的岗位,如今还获得了杭州市三八红旗标兵。
一个关心学生的老师总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喜爱,在学生们的印象中,她是这样一位迷糊又可爱的老师:
“她很可爱,记得在护士节为学生授帽时她犯了个小迷糊——不小心把帽子戴反了,赶紧对着台下的学生表示‘嘘!别笑’,却在台上被自己逗笑。那时候觉得她不像是老师,就是个小朋友。”
“老师讲的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是包老师讲的一定是严肃并正确的!如果你听着她的课发现她不小心讲错了,一定要纠正她,因为那是她在考考你们有没有认真听课!这在同学间流传为‘包氏圆场法’。”
包家明老师授课中
生活是有趣的,工作仍是严肃的。本着“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在管理好护理系工作前提下,包老师在学生的培养、成才、就业等方面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为医疗用人单位输送一批批优秀护理人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包老师更注重学生的创新及评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并支持在校学生出境学习交流、参加各级别的教学科研项目、参与出版书籍的编写、参加全国学术会议论文交流、担任学生干部等社团工作。
对于包老师来说,乐于倾心为人师;对于学生而言,包老师亦师亦友。问及为何不选择更广大的发展领域,包老师淡然地表示“在临床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很多护理还停留在一种传统的护理模式,而在这一方面需要有所提高,就少不了教学在先。我一直怀抱一个初衷,我国的护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我首先要把学生培养好,教给学生更多现代护理知识,创新的护理理念和思维,让他们去实践和发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要更多地培育出优秀的学生,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并让年轻的一代去实现创新护理,以利于学校及整个护理行业的发展。”正是如此,才能使得优良护理代代相传。
花信年华,选择奋斗在医院,引入先进护理理念及护理教育与管理相关项目,一心为患者服务,提升护理质量。工作数十年,仍不忘初心,转战教育后方,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注入新鲜、创新的血液。天使与园丁的结合,那便是对包家明老师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