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平老师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共同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会评专家、省免疫学会感染免疫专业委员会主委、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省高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他在拥有这么多工作的同时还心系学生,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出谋划策,他是同学们心里的亲人。
一、坚守教学一线,因材施教
在教学工作中,潘老师一直秉持着“学生永远在心里”的信念,努力奋斗着。潘老师在担任医学院副院长的同时还主讲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英语I、医学英语II和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5门课程,但他依然认真备课,悉心讲解。“他什么都会啰嗦一句,他也什么都会挂念一句”。在他上课的课间里,没有一次他是休息的,他总会走下来,亲近地和同学们交谈,分享学习,也关怀生活。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生活不规律的同学提供暖心的建议。课堂里,潘老师因材施教,积极听取每一届同学的建议,改变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方案,争取把教学质量升华到最大。在完成课本知识传授的同时,潘老师还适当介绍学科前沿的进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作以来,潘老师曾在教学工作中获得很多奖,他曾获第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2017学年医学院“最美医学人”诲人不倦人物奖。他是讲台上的老人,学生心里的亲人。
二、率先垂范,甘为人梯,指导年轻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
作为一位老师他不仅注重学生的培养,还注重自我的积淀发展。在课余生活中,潘老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率先垂范,惟真是求,作风严谨。来城市学院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他项目4项;除了自我充实发展,他还指导年轻教师参与科研和课题申报,立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项,省级课题4项。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7篇、一级期刊论文7篇。除此之外,潘老师还为学院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作为学科负责人立项免疫学市重点学科。参编了专著《Cancer Treatment——Conventional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件。他还积极将科研的精神和兴趣带给同学们,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自主科研的道路上,潘老师从来不来虚的,暑假期间,潘老师依然会常常光顾实验室,给同学们答疑解惑,送上建议,也提出批评。入城院至今,他培养了博士生1名、硕士生4名。指导了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8项,国创项目1项。在潘老师的世界观里,他讲求同进步,善者以贤诱人。
三、严格管理,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促进医学院良好社会声誉形成
他在任临床医学系主任期间,非常注重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使临床医学系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社会上我们的临床毕业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在一系列的制度和老师同学的努力下,我们的学生读研率从2012年的14.2%提高到2016年的29.4%。任医学院副院长后,潘老师及时适应岗位变化,尽心尽责做好分管工作,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良好社会声誉形成。因此潘老师被评为2014—2015学年“院级先进工作者”、2015—2016学年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2017年7月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第七届“三育人”先进个人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