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与需求的对接——护理专业实习就业一体化机制构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3-30浏览次数:471

阳春三月ZUCC2013级护理学子即将结束为期10月的临床毕业实习,在此期间,大家收获满满,顺利完成从课堂技能到临床询证的完美跨越,部分同学也找到了自身职业的归属,真正形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据统计,本次护理实习学生总数81人,实习基地包括浙一医院、浙二医院、邵逸夫医院等浙大附属医院,还包括市二等市属三甲医院。实习内容全面精准,涵盖内、外、妇、儿、重症监护、急诊、精神科、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护理教育内容。全体实习生优异的表现也得到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让我们跟随聚焦的镜头和平实的描述走进这批多姿多彩,意气风发的护理毕业班学生,追随她们中佼佼者的足迹,一展她们的风采。

 

   

        

 

 

韩帆 护理1302 (已被实习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录用)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担任护理二支部书记,医学院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团团长。曾获得学业一、二等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学术研究优秀奖学金、魏绍相国际交流奖学金、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党员学生寒暑期文化交流项目报告会二等奖,并受邀参与院荣誉盛典全英汇报,第五期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先进个人,第八届南丁格尔杯护理操作技能之CPR竞赛二等奖,首届大学生护理竞赛二等奖,省护理竞赛优胜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护理研究》发表论文一篇,主持学院大学生科研重点课题一项

【心路历程】很荣幸能通过选拔进入邵逸夫医院实习,感受那水粉康乃馨的与众不同。在这里给您真诚、信心和爱,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人文关怀不是冰冷的四个大字而是暖进心窝的清流。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正能量、国际化的平台,让我十个月的实习生活平凡而又不平凡。学你想学的,做你想做的,看你想看的,不仅仅是对理论和操作的巩固,更是思维上的创新与突破。于我而言,在邵逸夫实习的这些日子里,点点滴滴的进步有目共睹,这和各个科室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与照顾密不可分。对比十个月前,现在的我更加独立自信、从容淡定,无论做人还是做事这段宝贵而又难忘的经历,会是我今后临床工作最坚实的保障!

 

赖城杰 护理1301班(已被实习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录用)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担任生活委员兼心理委员,医学院团学联生活部副部长,红丝带防艾抗艾协会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并获社会工作奖学金,实践教育优秀奖学金,优秀心理委员学院首届大学生护理竞赛三等奖

【心路历程】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男护起步晚,也许男生选择护理行业会受到一些社会人员的不理解但在实习期间我切实体会到了男生的优势。一名男护,思维能力更强,更能适应高强度的护理工作,就业优势大。在ICU、手术室、急诊这些科室男护成了香饽饽,加之院领导的重视前景一片光明。相对于受到的质疑,我更多受到的是信任与鼓励,来自家人、朋友,来自老师、医院领导的肯定。作为男护,我很骄傲。同时实习是一个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理论、新操作的过程。近一年的实习让我得以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护士这个职业。在现如今的临床工作中护士不仅要从事打针发药这类机械的操作,还要按照护理流程的规范化要求做好护理评估、查对医嘱等这类对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要求很高的工作,并针对不同的患者做好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进行每天的护理工作总结。而且医学的知识、技能,乃至器械工具可谓日新月异,这还要求我们不断通过学习提高自我,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总之,临床护理工作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不易,但这也正是我们护理行业的魅力所在。

 

郑淑媛 护理1302班(已被实习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录用)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业三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对外交流奖学金,任职公寓管理委员会副部长,获优秀干事等称号

【心路历程】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的巩固与加强,对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就业前的最佳训练,每一个操作都是新的第一次学习,我们应当以耐心、爱心、责任心,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护士的工作很琐碎,却独具魅力,整个医疗环境离不开护士我热爱我的职业,也相信再平凡的职业也会因为努力而不平凡。有时治愈,时常照料,总是安慰,大概是一个称职的护理人员的真实写照。实习的十个月,如同母亲怀胎十月,孕前充足的前期知识储备,孕中的虚心接纳与巩固实践,分娩后如释重负却又任重道远的无限感慨

这十月,是实习生们即将与母校说一声再见,即将踏入工作领域的预备铃,想对我们的护理实习生们讲一声:谢谢你们不忘初心怀揣护理梦,谢谢你们的努力与优秀,你们是城院的骄傲。”

 

/文:李吉